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5004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业局] 【作物栽培】2020年第5期——2020年稻鸭共作生产技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17:0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泰州

姜堰区2006年引进稻鸭共作技术,2018、2019年稻鸭共作面积2000亩以上,技术已完全成熟,具有水稻投入小、风险低,水稻产量高、减药减肥效果明显和综合效益高等特点,为我区2020年稻田种养主推模式。

一、稻鸭共作涵义及优点

1. 涵义。稻鸭共作是指在水稻栽后活棵至抽穗阶段将鸭子圈养在成片的水稻田中,让稻和鸭在同一生产环境中共生共长的一种生产模式。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

2. 六大优势。

⑴除草控害优势。鸭稻共作除草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模式,一是除草方式多样,从鸭践踏中耕灭草来看,鸭嘴和脚并用,被鸭反复践踏,破坏根系,使其难以正常生长。鸭在田间不断践踏,浑水灭草效果也很明显。浑水使泥浆堵塞了杂草的气孔,由此破坏了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而死亡。另外,杂草种子的萌发,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土壤环境。由于鸭稻共作鸭不停地用嘴和脚搅动泥土,变化的土壤环境使杂草种子难以发芽、出苗与扎根生长。二是鸭在稻田内除草时间长,一般持续40-60天。

⑵除虫防病优势。鸭子捕食能力和消化能力强,可在稻田中全天候地捕食害虫,特别是随着鸭子长大,其控制高度也随之增加,一般控制高度可达50-60cm。其中,对栖息在稻株中下部的稻飞虱、稻叶蝉、椿象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一只鸭1小时采食昆虫可达200只以上,也可以直接捕食螟虫成虫,但对已进入茎秆内的幼虫除虫效果较差。同时,鸭子在稻田不停地活动,可摩擦稻秆,刺激水稻分蘖和健康生长,并增加水中溶养量,利于稻株健壮生长与抗病能力提高;鸭子活动可增强稻株间的通风透光能力,减轻甚至消除病害发生的有利条件;浑水搅动作用可抑制纹枯病菌丝的生长,减轻纹枯病发生;捕食和控制一些媒介昆虫(灰飞虱、黑尾叶蝉)可减轻条纹叶枯病等病害发展。

⑶ 施肥改土优势。鸭子的排泄物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在鸭稻共作期内,1只鸭子排泄在稻田中的粪便约10kg,相当于施氮47g、磷70g、钾31g,如果1亩放养20只鸭,相当于施氮940g、磷1400g、钾600g, 且随时排泄、随时搅拌、随时吸收、肥料利用率高,肥效显著。此外,鸭子不停地搅动土壤,具有疏松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⑷中耕浑水优势。鸭子不停地活动,起到了一个中耕作用,利于去除田间杂草,耥平田面,疏松土壤表层,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和水体氧气,而且可以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加速分解、减少流失。

⑸刺激生长优势。鸭子在稻田中全天候、全方位地活动,不仅对水稻地上部植株产生直接刺激作用,而且通过嘴、脚不停地活动对水稻地下部根系也会产生刺激作用。水稻经鸭子刺激后,植株分蘖多、开张角度大、茎秆粗壮、植株变矮、根系发达、穗形变大,利于水稻抗病和高产。

⑹食品安全与经济效益优势。由于整个生育周期,不需要施用除草剂,水稻都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十分利于稻田生态健康,为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提供了友好生态环境,提高了稻米食品安全性及内生价值,再通过打造个性化、优质化与特色化鸭稻共作有机稻米品牌,可显著提高稻米市场竞争力与生产效益。稻鸭共作亩纯效益可达2000元以上,比常规集约化生产亩增纯效益可达1500元以上。

二、一田一鸭技术要点

除“一田一鸭”模式外,还有“一田二鸭”或“一田三鸭”模式,区别在于种养户销售鸭子能力大小,生产中主要使用“一田一鸭”模式。

1.品种选用。

⑴水稻品种。选用品质优良、熟期适中、抗病、抗倒、大穗型品种。如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南粳5055等。

⑵鸭的品种。选用生活力强、抗逆性好、活动时间长、食谱性广、杂食性好的浅羽役用鸭品种,目前应用的较多的是镇江疫用鸭、高邮麻鸭、或本地麻鸭等。

2.田块选择。

⑴ 稻田选择。集中连片、环境安静、整齐平整。面积没有严格要求,但为提高效率,一般在100亩左右。同时田埂要适当加高,一般高20-30厘米、宽60-80厘米,水、电、道路、通讯条件要比较好,排灌要自成体系,不受附近农田用水、施肥、施药影响。

⑵水质条件。凡远离水源的田块,都不宜选用。要选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较好、排灌方便的田块。水质最好为每升水溶氧量在5mg以上,酸碱度中性或偏碱性,没有工业污染。

⑶土壤条件。 一般适合水稻种植的田块都可以,但以保水保肥性最强的粘土更为适宜。砂土不易保水保肥,一般不宜选用。

3.水稻绿色栽培技术。

⑴栽培方式选择。钵苗摆栽或毯苗机插均可,不建议直播稻。

⑵栽插规格。机插秧30cm(9寸)×11.7 ~ 16.0cm(3.5 ~ 5.0寸)。亩插1.4-1.9万穴,亩基本苗 6万~8万。水稻栽植的方向应与鸭子下田的方向相一致,以免鸭群下田时践踏稻苗。

⑶肥料施用。

①有机栽培肥料运筹.主要通过秸秆还田、施腐熟有机肥、冬种绿肥、绿(红)萍放养等补充。大面积生产一般亩施饼肥100-200公斤。

②绿色栽培肥料运筹。大田施肥纯氮16kg/亩,N:P2O5:K2O为1.0:0.5:0.8,整地前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物1000-1500kg/亩或45%复合肥25公斤,有机肥需要上水沤田3-5天,上水后旋耕整平。移栽后5-7天,分蘖肥每亩施10-15kg尿素、分2次施用,以后视水稻生长情况,每亩施穗肥45%复合肥15公斤及尿素5公斤。共作期间施肥时,须将鸭赶到附近的沟渠中暂养2-3天。

③喷施叶面肥。穗期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增加千粒重。

⑷水分管理。放鸭初期以3-5cm水层为宜,中后期以5-8cm水层为宜,栽秧后(搁田除外)一直保持适当水层,绝不将浑水排出,水少时适当添进新水,保持水层高度;水稻抽穗、鸭子收回后,待水淀清,才渐渐排水或让水自然落干,以后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注重养根保叶、活熟到老,在水稻收割前5-7天断水。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结束时可进行搁田,采用分片搁田或把鸭子赶到8-10cm水层的沟渠临时饮水的办法,搁田时间3-4天。

⑸病虫草防治。病虫草的防治提倡容忍共存,遵循生态防控为主,辅之以物理与生物防治。 鸭子在田时,主要通过农艺、物理措施进行防控。 鸭子离田后,视水稻病虫发生状况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①不需要使用除草剂控草。

②病虫草害的防治重点是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与稻纵卷叶螟。根据发生状况,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高效安全农药,特别是抽穗后水稻要及时用药防治,有条件的,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芝麻、向日葵、茭白等)、放养害虫天敌(瓢虫、蜘蛛、赤眼蜂)、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铺设黄板、糖醋液、释放性信息素(性诱剂)等来防治稻飞虱、螟虫与稻纵卷叶螟等;共作期间稻田喷洒农药,须将鸭子赶到附近的沟渠中暂时喂养,3-4天后鸭子才可回田。

4.稻田鸭生态饲养技术。

⑴苗鸭准备。种蛋入孵时间为水稻栽插时间向前推28d±1d。苗鸭必须经产地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的检疫。

⑵雏鸭驯水。主要目的是提高雏鸭的稻田生活力,也可不驯水,苗鸭0日龄直接下田。驯水宜在晴天进行,水池深15cm~20cm,在水池的一面做成30度左右斜面。 驯水一般一天两次,第一次驯水最好在上午10点左右,驯水半个小时左右,将鸭子全部赶上岸,在太阳光下让其梳理羽毛休息。第二次训水时间在下午3点左右,时间宜适当延长,直至达到鸭子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出水毛干的目的。对一些体质较差,羽毛长时间不干的雏鸭要烘干羽毛,减少死亡率。 驯水标准:只让绒毛稍有潮湿但不能潮湿超过一半,过于潮湿的雏鸭应挑出在温室烘干,不然会虚脱致死。驯水时间一般5-7天。

⑶放鸭时间和数量。栽秧后水稻一活棵就要尽早放入鸭子,最迟不超过10天,宜选择晴天的上午九至十时为宜。一般每亩放15~20只,体型小的,可多放,体型大的,少放。

⑷饲喂管理。鸭在育雏时以人工饲喂为主,放入稻田后即应逐步转向自由采食为主,适当饲喂为辅。鸭的管理要求是限制饲喂,以促其下田工作,但仍需根据稻田内天然食物的情况、鸭子的膘份情况,进行合理饲喂。饲喂原则是鸭子的体膘不能太瘦弱,以保持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田间工作。但也不能过肥而不工作。 一般饲喂 7~8 成饱。雏鸭阶段:稻田放养后15d内,适当补料,每天早、中、晚定时投喂3次。中鸭阶段:当役用鸭长到0.5kg左右,饲料投喂次数为早、晚两次,投喂量为早上少,晚上足。或者仅晚上一次。饲料品种可以小麦、秕稻为主,搭配适量中鸭混合料。育肥阶段:在水稻抽穗前15~20d,对役用鸭进行田间育肥催壮,投喂次数为每天2~3次,以成鸭颗粒饲料为主,搭配部分小麦、碎米等,投喂量要足。喂食方式:一般采用人工驯化模式,通过敲击和吹哨,让鸭产生条件反射,定时、定点、定量喂食。隔离区域在5亩以上,采取多点轮换喂食方式,促使鸭子全田运动。放鸭后为满足鸭子取食,每亩可放养绿萍100-200kg,放萍后每隔15天可追施畜禽粪水300-500 kg/亩(忌施人粪尿)、过磷酸钙1.5-2.0kg/亩,以保证绿萍的生长量略大于鸭子的消耗量。

⑸鸭子离田。水稻抽穗扬花时,将鸭子及时从稻田收上来出售或继续育肥,以免对稻穗造成危害。

⑹役用鸭“三防”。 鸭子生长期间,常遇到雨淋、病菌(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饥饿、农药、热应激等伤害,如果预防不及时,极易造成鸭子死亡。必须加强“三防”工作。第一是防疫病:主要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防疫。一般在入田前,主要完成禽流感初免、大肠杆菌、浆膜炎、肝炎、鸭瘟活疫苗(DDV)等雏鸭常见疫病的免疫工作。其次在鸭子入田后,还需定期消毒鸭舍与注射1~2次禽流感疫苗。 第二是防中毒:严防周围农药污水流入或渗入稻鸭共作区内,及时清除田内死鸭、死鱼等腐尸杂物,防止产生肉毒梭菌中毒。 第三是防中暑:鸭子在高温季节极易发生中暑死亡,然后又会引发其他鸭采食死鸭腐尸蝇蛆产生肉毒梭菌中毒,造成连锁死亡。临床症状是病鸭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颈部肌肉麻痹,头颈软弱无力,向前低垂,闭目瞌睡。一般经数小时至二三天死亡,中毒轻的可以康复。预防措施是始终保持田间水层在10-15cm。同时加强巡田与及时清除腐尸。病鸭则要肌注抗毒素。

5.稻田防护。

⑴打桩围网。为防天敌袭击和控制鸭群的活动范围,稻田四周在放鸭前用2cm×2cm的尼龙网围好,网高70-80cm,每隔2-3m用竹竿打桩,尼龙网的上下边用尼龙绳作纲绳,将网拉直。隔离区域以4-5亩为宜,不超过10亩。

⑵搭建鸭棚。在每一隔离方的田埂边,用石棉瓦、竹竿等搭建一个4~5m2的简易鸭棚,作为役用鸭喂食、休息和躲避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场所。

⑶围初放区(也可作驯水池)。 在搭建鸭棚的田角建一个3-5 m2雏鸭初放区以便雏鸭适应环境。初放养时间一般2-3天。

⑷鸭子在田时间。鸭子夜视能力强,喜欢组团夜间取食杂草,24小时可在田放养,但为了防止老鼠、黄鼠狼等伤害,一般早晨4点至下午5 点在田,其余回棚休息。


/ q) K: m$ Z$ j. [
5 r3 o0 z" H% v( o8 T( o%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