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7 22:17: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近古时期6 R7 n4 _* q& [7 G& _ P" s
北宋末年,金兵南线,宋高宗率百官、大臣逃往扬州,同时有大批百姓跟随而来。在扬州住了一年后经镇江逃往杭州。泰州地区从靖江经泰兴、口岸、泰州一线成为抗金前线和主战场。泰州地区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岳飞抗金的故事和传说。后来,金兵北退度淮,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宋对峙,北方人民不远受女真族的统治,纷纷南迁。高宗南渡后,扬泰地区亦有大批「流民」徙入。
, u' J h) z; Q, k% R元末,扬泰地区再度沦为战场,整个苏北平原人口流失严重,江淮地区「地广衍,湖荡居多而村落少,巨室小,民无盖藏」(《嘉靖维扬志》),明初,江淮地区人口非常稀少。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明王朝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的居民移向江淮平原,即史称的「洪武赶散」事件。《(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十四引凌兰孙《凌氏谱》云:「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两郡。」夏兆麐《泰县氏族略》认为「吾邑氏族由苏迁泰者十之八九」,并描绘说,朱元璋与张士诚作战,命常遇春攻泰州,同时决高家堰水淹泰州,「是时泰州既遭焚杀之殃,复受沉沦之祸,居民非死则徙尔。明太祖乃下诏移苏郡之人以实泰邑。此今之泰人所为多由苏迁泰者也。」明初苏州移民以兴化和三泰地区(泰州、泰县、泰兴)为最多。
q2 H4 G9 a3 d U$ l/ A这次由南向北的大移民,使吴语转变为北方话的泰州方言又恢复了不少吴语成分,并使一些即将消失的吴语成分得以巩固。《(民国)泰县志稿》卷二十五在解释民谣「杨家庄上失了火,大的小的跟了我」中「火」、「我」二字押韵时说:「泰县方言「我」字读成鼻音若「引」,则明洪武迁苏民于泰以后转变而成之音也。此「我」字独作官音与「火」押,则此谣谚之起必在明前。」这里所说的泰县即为泰州,今泰州话读此谚并不押韵,若按「官话」读则押韵,这不仅说明苏州移民对三泰地区的方言影响很大, 而且还说明明以前的泰州方言已经是官话。因此现今的泰州话是洪武赶散后形成的。/ S% e9 V" s- ~5 ^4 d4 n+ D
虽然,历史上泰州地区很多时候隶属于扬州,但扬州城历来是一方政区的中心,明清时期为府治所在,泰州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交通状况都比不上扬州城区。因此,这里由吴语向北方话转变也比较缓慢一些,保留的吴语成分也多一些,明初苏州移民又较为集中地居住在这一带,受吴语的影响也较大。但是,南方话向北方话靠拢, 方言向通语转化是大势所趋。这里处于北方话的边缘地带,自明初大批移民徙来后,「移徙者鲜」,终究不能使这里的北方话转变为吴语,只是形成带有吴语色彩的江淮话。这样,以扬、泰两地为代表的江淮方言,在不同的条件下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方言格局:扬州话属于江淮方言中的宁扬方言,泰州话属于江淮方言的通泰方言。
8 n1 R6 h9 W: p& S+ N, Q$ |1960年出版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把泰州地区的泰州方言、泰县方言、泰兴方言、兴化方言,称之为第三区;1985年,贺巍先生在《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一文中将上述第三区的方言列为江淮官话的一个方言片,称之为泰如片,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所说的泰如片;1988年鲁国尧先生在《泰州方音史与通泰方言史研究》中将上述泰如片称为通泰方言区。靖江方言属于第二区:吴语区。因此,如今的泰州地区方言包含了江淮官话和吴方言,地级泰州市下辖的兴化、姜堰、泰兴三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个区,还有靖江界河以北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靖江界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老岸话为代表,属于吴语太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