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目山街道第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作为姜堰的新成员,不少市民网友都对这个全新的街道寄予了厚望。大家之所以关注与期待,正是因为天目山街道所辖的区域不仅是姜堰主城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更是姜堰城区在这么多年来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弱化甚至边缘化的区域,单独组建街道无疑让这个区域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值得期待!那么,从姜堰主城区的全局角度,从天目山街道的自身角度,以及从我们老百姓的角度,全新的天目山街道该如何定位与发展?今天与大家分享、讨论这个话题。 * z) W% G& c- q2 Z+ D
对天目山街道的定位,我们必须首先将其放在主城区中“一盘棋”考虑。天目山街道并非一个独立的个体,更不是一个独立的建制镇,他仅仅是主城区的一部分。所以在很多领域,天目山街道都是要和罗塘街道、三水街道“共建共享”的,而非要自成一体、什么都要有。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自身实际与区域特色,天目山街道该如何定位? - z( @+ K) A0 J# R3 P# n2 \
+ L% j5 }& u" `/ C9 T6 V7 Q) p# ]
首先,天目山街道应成为主城区的“历史文化中心”。天目山商周遗址系江淮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的城址遗迹,是姜堰城市的灵魂所在。而下坝河东街、河西街更是姜堰历史上的粮油集散地,是通往里下河的门户,繁华一时。即便是如今拆迁后,河东街的大鱼池市场仍然是城区最具人气的菜市场。因此对于天目山街道而言,南至河东街河西街,北至天目山遗址核心区,沿姜溱河两岸的打造应成为街道的“一号工程”,天目山街道应与相关部门重点研究该区域的规划建设,将姜溱河两岸建设成为姜堰的历史文化中心。 / y( i$ L0 _% I
R$ s/ j: W" T7 x a8 ^7 N4 u4 u9 y 其次,天目山街道应成为主城区的“文化体育中心”。区级的文体中心就位于天目山辖区内,随着体育馆(兼有大剧院功能)、游泳馆及新党校的建设,文体中心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结合文体中心的建设,中干河两侧的滨河景观塑造、鸡鸣路西延等应逐步提上日程。将三水大道与鸡鸣路交叉的区域打造成街道的城市亮点区。 - Z: B' T; y% o5 ~
再者,天目山街道应成为主城区的“生态绿肺中心”。天目山街道是主城区距离工业区距离最远的区域,更有主城区范围内唯一一条三级航道—新通扬运河。而运河南侧就是天目山-单塘河遗址区,因此结合天目山遗址—单塘河遗址的相关保护与开发建设,打造沿新通扬运河的生态绿肺,使天目山成为主城区的生态宜居街道,无疑是值得重点研究的议题。$ F! b5 {" D% r1 P) _1 _
; U2 b* K8 v, P& x, A/ g( D 最后,天目山街道应成为主城区的“交通物流中心”。主城区范围内的唯一一条三级航道—新通扬运河,姜堰唯一的火车站—宁启姜堰站均地处天目山辖区内。结合宁启铁路与姜堰火车站而打造的物流园区也即将启动,集公路、铁路、水路于一体的天目山街道,无疑应将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突破与中心。 ~0 W$ G( D' ?" n6 q3 O7 w
除上述几点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城区主要教育资源有相当一部分都在天目山街道,从即将建成的实小幼儿园康华新园区,到实验幼儿园淮海路园区、二实幼,再到二实小康华校区、二实小三水校区,再到实验初中,最后到省姜堰二中,都是一个个叫得上名字的学校。而这些学校的存在,也是促使天目山街道成为主城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进一步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也是天目山街道不能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配合二实小三水校区(三水教育中心)扩建,以及未来在城东北片区新建一所小学等等。8 g0 ^$ n, S- [1 t
1 r/ E4 y+ `, i y9 w1 r& U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城区路况最差的道路,不少都集中在天目山范围内,比如人民路到了城北就不改造了,淮海路还是若干年前的老样子,姜官路北段破损严重,鸡鸣路和天目路的部分路段路况也不理想。因此街道应积极上争逐步对这些道路实施改造。从即将实施的淮海路改造开始,开启街道面貌的改善。而除了道路改造外,区域内路网的完善也需逐步考虑,如站前路东延229省道,姜官路北延老229省道,鸡鸣路东延229省道等等。
" x }2 h( g% Y1 Q6 m 以上观点仅仅是抛砖引玉,你对天目山街道有什么想说的,有怎么样的期待?欢迎留言! 8 G/ R+ l7 u: I% d. I: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