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发表于 2024-9-22 07:27: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1.人是群居动物,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从零散到聚集的历程。聚集,公共资源才能最高效率的布局,这是城镇化(西方叫城市化)的内在逻辑。三四十年前,中国人口普涨,农村、城市都有大量新出生人口,因此医院、学校都可以布局。2000年开始的乡镇合并,就是基于农村人口不断流出减少的不得已而为之。
# k4 P! [" g" T$ J2.工业化是城镇化加速的必然结果。布局在城市(城镇)的大工业、服务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催生劳动人口进城务工,随后就是定居生活,带来一系列公共设施需求,城镇因此不断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西方高收入经济体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率81.9%,中国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增长到了目前的66%,未来最多还有10个点左右的增长机会。: ^, L7 E( E. K& N% X$ ^( K3 e4 O
/ A, Z0 n+ x3 z8 x/ l1 L
3.中国的特殊性在于1998年房改,房地产以一己之力成为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叠加人口红利、2001年入世带来的全球化红利,给了中国20年的发展黄金期。但也催生了畸形的高房价,也变相加剧了现在生育率低下。如今人口进入下降通道,高房价必然着陆,目前二三线城市普降了20-30%了。三四线城市的出路就是保证商业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发展特色产业,来减少人口外流。姜堰目前也正在做,虽然很难。
+ R8 q9 {( U6 v! q3 _1 F1 R- l' r; y6 G _: w+ R
所以三个红利叠加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但不能因此否定过去二十年姜堰的城镇化成果。更好地教育、医疗、商业等条件,是每个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权利。要回农村,要留城镇,个人自由。认知水平差异,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异,不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