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楼主 |
发表于 2021-1-30 09:53: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过度没必要的核酸检测,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 U7 b5 V9 ~/ v7 h. @( {扬子晚报5 E: ^8 c. N/ Q! b0 l
2021/01/30
3 Y: c; k' i( T- U1 p07:321 j5 [, N, H7 }, z: _8 C
粗暴的过激违法执法、教条的隔离和“一刀切”的地方割据必须要及时纠正。
2 L! t, V* i+ o+ [8 Q) T, a/ F; N A; a" R( M/ [/ Q
在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中,由于检测成为了最常用的防疫控制手段,且检测量大,“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够返乡”,近日,这一春节返乡新政的公布再次让核酸检测概念站上了风口。
$ j9 v4 C" [; e- \ N6 i, j9 Y8 K$ r0 N0 Z
针对日前国家卫健委提出的“春节返乡核酸检测”政策,“科创板日报”记者特独家采访了体外诊断行业资深专家,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CACLP创始人宋海波教授。! E6 O# M& z& |2 l( P, U& B
8 ~) [+ K% A$ Y5 U, u I6 Q2 Q“科创板日报”:您是如何理解以上这一春节返乡核酸检测新政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全民都应该接受核酸检测?
2 l' `' o: g, j/ ^6 g# d% Z! m/ q( t A
宋海波:对于这个春节返乡政策,我认为大家要正确的解读,不能片面。文件所提出的“返乡人员”应该是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返乡人员”或易感工作及环境的人员。比如有一位从西藏回来的返乡人员,但西藏一例确诊病人都没有,那么对其进行核酸检测的意义在哪里呢?所以不能片面的认为返乡的人都需要做核酸检测,对返乡人群展开核酸检测要有针对性,过度的没必要的检测是对有效公共资源的浪费,但无论如何全国各地的检测量都会有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基层。4 U% o( Q- a: Y
! L8 b7 s" \% y6 Y
普通人有没有必要进行核酸检测?
4 f7 p4 c: n. h/ L. V" \/ u. T
- a5 T T' p; s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负责人顾大勇博士一直和同事们奋战在检测一线。在他看来,对没有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的临床指征,也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的普通人,不建议自行去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5 T6 U* F+ l2 U: _. _
: H) V; D. z& q& D4 d/ O1 _. [
“病毒的传播或者疾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科学依据的,离不开传播的源头和途径。” 顾大勇指出,如果没有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史,或疫情高发地区的旅居史,也没有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感染病毒的几率是很低的,没有太大必要去医院或其他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0 {7 j, }/ K' n/ d# [! V! P
3 A* _7 Z( U$ R9 A* R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共卫生领域学者透露,从目前各地开展的新冠病毒检测来看,发现的感染者的数量和检测的规模相比,是非常少的,而且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因此没有必要开展“全民检测”,以免对公共资源造成浪费。/ P& p3 ~$ f4 e- [3 _
9 S+ G" O) f2 X O0 @2 s
“核酸检测也应有针对性的来开展,不要‘一刀切’。对核酸检测需求,要进行科学引导,不鼓励人人都去测核酸,以免过多占用检测资源。”顾大勇博士指出!, H2 _: M& y% S% ]2 [# @ K, a4 w
0 S t4 T' v* ]& w, u3 }9 y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侯铁英主任:9 d3 m& R% c5 ]! {3 j3 W! k
7 j @1 ^4 @! x6 E9 c0 T- ?
由于核酸检测局限性、有效期及其他方面问题,核酸检测不应成为最重要手段。因新冠疫情给经济带来不可避免冲击,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让每一分钱合理利用。我认为安全的社会更重要是采取标准预防策略,每一个人建立科学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减少不必要的聚集),补足公共卫生短板。只要我们补足短板,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必要时核酸检测),我们的社会资源才能合理利用。人们养成科学的卫生习惯,这才是一个安全的社会。因为这次有新冠病毒,下次可能还有其他病毒,人类从起源开始,病毒一直与人类协同进化,病毒与人类的持久斗争是人类演化的关键推动力。我们只有认真总结教训,不断改善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防控体系,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新冠肺炎加以认真研究,让这次新冠肺炎事件成为人类社会持续进步动力。! {3 p$ a3 T: M
4 J ]# Y3 B. B7 B7 P“广泛核酸筛查”的局限性。这项政策出台以后,一直受到来自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等层面的质疑,这些质疑无外乎就是广泛核酸检测的局限性,比如在时间上,这个检测只能对采集的样本负责,对于采集之前和采集之后是否有感染,并不知晓,这与样本采集的规范性等也有关系,样本采集是否规范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导致假阴性、假阳性。局限性还体现在对检测结果的正确解读上。按照目前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来看,它不能成为我们目前有效应对的唯一标准和依据,它只能算一个较大的安全概率,但是无法解决假阴性、假阳性这样的问题。“广泛核酸筛查”战略的承受性包括社会资源的承受性和社会民意的承受性。
% V! }, f* f# w0 L4 J9 W
2 w( r" R5 A3 D+ ~( }疫情防控的目的在于人,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的损失,而无限加码的隔离手段,只会让已经初见成效的疫情防控背离其初衷,只会减少疫情防控工作的公众理解度和配合度,对战疫而言也只能是伤害甚至败坏。不仅如此,还要因此付出公民合法权益被剥夺被侵害,国家法治秩序被破坏的沉重代价。以“谁都有特殊情况”、区分具体情况只会让隔离措施形同虚设为理由,来给一刀切的所谓“硬核”辩护,不仅是对规范程序的刻意回避,更是对国家法治的破坏。全社会几十年的文明与法治成果,没有道理因为一场疫情而被损失殆尽。粗暴的过激违法执法、教条的隔离和“一刀切”的地方割据必须要及时纠正。
2 \. w# u7 \" T2 b
* O- D: s5 k( Y5 Q& J7 s其实,流行病,根本无需上纲上线。绝不能一人患病全国吃药。
4 f& V6 w' K$ U# |) K. [ |
来自安卓客户端
|